首頁 >外/陸資投資 > 認識台灣 > 投資環境

投資環境
  • 經濟自由度高
  •   身為WTO、APEC等國際組織的成員,台灣有高度的經濟自由,遵循國際規模,對財產權有完善的保護制度。美國傳統基金會與華爾街日報於今(2015)年1月27日聯合發布《2015經濟自由度》報告,於186個經濟體中,我國排名第14名,較去年進步3名,為我國近年最佳排名。我國在亞洲地區位居第5名,僅次於香港、新加坡、紐西蘭及澳洲,優於日本(20)及南韓(29)。
      該報告之評比指標共10項:財產權、免於貪腐、財政自由、政府支出、經商自由、勞動自由、貨幣自由、貿易自由、投資自由及金融自由。指標評比分數愈高代表自由度愈高,總分80分至100分評為「自由」(Free),70分至79.9分評為「大部分自由」(Mostly Free)。本年該報告綜評我國經濟自由度為75.1分,較去年73.9分增加1.2分,屬「大部分自由國家」(Mostly Free Countries)。我國本年得分較去(103)年進步的指數有7項,尤以投資自由(70.0→75.0)及政府支出(84.7→87.1)兩項顯著提升,其餘包括免於貪腐(59.7→61.0)、財政自由(80.3→80.4)、勞動自由(53.1→55.2)、貨幣自由(81.7→83.3)及貿易自由(85.8→86.4)亦均有進步。
      《2015年經濟自由度報告》指出,臺灣自2009年起經濟自由度持續成長,並於本年達到最佳成績,此因我國政府過去5年來在穩定的法規及金融環境中,審慎制定我總體經濟政策,另我國致力改革經濟結構及開放全球貿易,亦是我國經濟自由度於「大部分自由」(mostly free)類別中表現愈加優異的關鍵。凡此均充分顯示我國推動經貿自由化及市場開放、積極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的努力,已獲得國際社會肯定。   另外,美國卡都研究機構(CATO Institute)於2012年9月18日公佈《2012年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2012 Annual Report),在144個經濟體中,台灣全球排名15名,為歷年最佳排名;較前一年更進步15名。   2012年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分為「政府規模」、「法律制度及財產權」、「貨幣健全度」、「國際貿易自由度」、「法規制度」等5大指標項目,並細分為42個子項目。在該報告評比中,我國共有4個分項調查得滿分10分,包括「擁有外匯銀行帳戶自由度」、「地下匯率交易低」、「銀行利率控制」、「勞動工時法規」。   根據上述報告,臺灣經濟自由度得分的進步主要歸因於政府近年積極努力推動提升政府行政效能、鬆綁經商法規及增加企業經商便利度所致。報告中也進而指出,兩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有益於台灣經濟;並肯定我國法治發展相當好,私人部門活絡、市場開放已制度化。

  • 低稅負的投資環境
  •   台灣提供低稅負的投資環境,國民租稅負擔率不到13%,較日韓及大部分歐美先進國家低。美國富比士雜誌(FORBES)指出近年台灣以「輕稅簡政」啟動賦稅改革,自99年度起,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由20%調降為17%,可與香港並列為亞洲最低稅率的國家。台灣已與多國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截至2015年2月28日止,我國已與28個國家簽訂全面性所得稅協定,另有14個海、空或海空國際運輸所得互免所得稅單項協定。

  • 經濟體質健全
  •   全球金融海嘯重創各國,台灣經濟體質相對其他新興國家健全具長期投資價值,且銀行系統的流動資金較充裕,經常帳盈餘、大量外匯存底、外債與平均債務額度低,都使台灣經濟體的基本價值更加突出,禁得起這場金融海嘯的洗禮。2013年12月,台灣外匯存底高達4168億美元,世界排名第四,外債比率為36.7%,對外淨資產部位極為強健。而臺灣的本國銀行與外國銀行在臺分行於2013年放款占存款的比率為79.60%,與超過130%的南韓相對具有更充裕的存款,本國銀行逾放比0.41%,低於合理上限2%,截至2013年9月底資本適足率為11.77%,高於合理下限8%,顯示對外支付能力良好。台灣因擁有巨大的經常帳盈餘,可吸收資金外流的衝擊,有助降低信心危機的風險。景氣下滑也同時醞釀下一波的成長,台灣經濟體質相對其他新興國家健全,加上兩岸關係和解,預期在景氣修正後,必能出現新的成長動力。

  • 具亞太籌資中心的優勢
  •   全球化的趨勢促使產業必須全球佈局,世界各國的資本市場在競爭力的考量下,爭相打開門戶,台灣也是其中快速開放的區域之一。下方為台灣利基條件成為亞太地區的籌資中心。

    1. 資本市場高度國際化:台股在全球資本市場中,有幾個特色,包括:第一,台股市值占GDP比重高,2012年底市值占GDP之152.06%,顯示台灣證劵市場發展之成熟度較高及台股具投資價值。第二,2013年11月底台股市場本益比為17.54、成交值週轉率為76.19%,顯示台灣證劵市場交易活絡及台灣股市具吸引力。第三,外資持股市值比重達33%以上,成交比重約20%,代表台灣資本市場正持續邁向國際化。
    2. 證券市場活絡:台灣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股數達交易標的種類繁多,從包含普通股到認購權證、封閉型單位信託基金、ETF、債務證券等。且我國匯率穩定、資金成本與利率水準相對低於其他亞洲國家,而在我國掛牌上市成本約為新台幣1千萬元,遠低於香港、新加坡,有助於吸引外資金與我國資本市場。
    3. 開放健全投資環境:一般而言,除了來自於中國大陸的投資資金,或基於國家安全考量而對投資進行管制的產業外,台灣對於外商投資的產業並無任何限制。在少數情況下,適用法可能會限制外藉人士在某特定產業的公司持股比例,例如郵政、電信、運輸業,以符合國家在經濟、社會或文化上的利益需求。大部份的已開發國家皆有類似的保護政策,台灣政策符合FTSE已開發市場國家之標準。

    更多資訊請參閱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證券期貨局證券交易所財政部賦稅署財政部國際財政司中央銀行網站。